
自从我在刷短视频的时候点开过一个《释厄传》的直播后,每天我都会刷到各种老式街机的直播。
虽然来来回回就是《恐龙快打》《吞食天地》《西游记释厄传》《三国战纪》这几个大众街机游戏,但这种内容对我的吸引力还是挺大的,不知不觉就会看十来分钟。
一个重要原因是,这些主播打的版本大多是一些没见过的特殊版本,很多难度都相当变态,各关的Boss在游戏里当杂兵使用,满屏Boss横飞。对于只玩过当年街机厅普通版本的80/90后来说,一眼看上去很难不被吸引。
其次,这些主播水平还普遍比较高。即便不玩一些变态版本,也会给自己设置很多条件,比如《释厄传》禁气流,只用普通攻击过关,《吞食天地》不下马等。就算是一些变态版本,其实也有章可循,主播们会摸索出一些有效的打法,而不是乱成一团,在难度上又能保持一定的挑战性,观众看着也不无聊。
最后,看多了还会发现,虽然同为老街机游戏,但已经发展出了不同的流派。根据不同街机游戏的特色采用针对性的版本,已经形成了一些不成文的规定。比如主播玩《恐龙快打》永远会用各种变态版本,这大概是因为恐龙快打本身的难度比较简单,且没有太多技巧可以秀,因此只能通过增加Boss数量的方式来提高看点和爽快度。
感受一下Boss串门开会的气氛
而像是《释厄传》这样的游戏,由于本身系统比较复杂,打法多样。所以主播们通常不会选择太夸张的版本,一般是126版最高难度,在这个难度下,一管气只能放一次“乾坤波动功”(←↙↓↘→←→+A)。有时候也会采用一些微变态版,比如关底会有双Boss,但总的来说改变幅度不太大。
我看了一段时间,逐渐产生一种感觉:和最火的吃鸡、MOBA类直播比起来,这种“老式过关”街机游戏的直播间颇有点世外桃源的调调。
会在快手或者抖音上直播街机游戏的人,有相当一部分挂着卖摇杆的链接——就是那种内置月光宝盒,里面有上千个街机ROM的摇杆框体,连上显示器就能玩了。但他们又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带货主播,平时表现得相当佛系。无论我去哪个直播间,观众人数都只有百来人,很少能上四位数,主播也不太与观众互动,只是在日复一日地打游戏,打完一关,偶尔跟观众聊几句,继续进入那个可能已经奋战过千百遍、背板背得滚瓜烂熟的世界里。
从某种程度上说,他们就像小时候街机厅的老板或者老板家的儿子,风轻云淡,在人少的时候,随便投一个币,轻描淡写地通关,过关斩将如同闲庭漫步,看呆围观的小朋友。
比如很多主播打《名将》时很喜欢用忍者,这在角色在我们当地普遍没人用,因为攻速比较慢,容易翻车。但在主播们手里,战斗力完全上了一个台阶,充分发挥出了忍者动作的观赏性。我第一次在快手上看一位主播打《名将》用的就是忍者,因为过于精准的走位和完美的摆拳技术,一度以为自己在看速通录像——直到后期失误了一次,主播突然开口说话,才知道是实况。
当我越看街机游戏直播,系统就会给我推送更多这类内容——没办法,短视频APP就是这样的。但目测下来,所有的街机游戏主播加起来,如果不算KOF系列,那么全部的热度恐怕都不如一个热门游戏主播的流量大。
但他们还在播,日复一日,经常半夜两三点还在打。
其实这些主播在其他传统直播平台很少能看到,他们并非专业的游戏主播,大多数只是因为平时刷短视频,偶尔看到别人在打,感觉自己也算有水平,随手一播,发现真的有观众会来看,虽然不多,但也足够能寻到知己,获得不断播下去的动力。
换句话说,短视频平台的下沉特性,大大降低了直播的门槛,这让更多民间高手得到了展示的机会,他们构成了巨大的内容长尾。主播门自得其乐,炫耀技术,观众们图个情怀,这里离名利都很远,却也保持了一方小天地,让人有机会穿越回过去,重温那个放学后偷偷去打游戏的年少时代。
而短视频平台的特殊直播生态,并不仅限于怀旧街机游戏。在传统的核心游戏社区,在主流的“云”游戏直播平台之外,短视频平台构成了游戏内容传播的第三极。巨大的用户基数之下,刻板印象被打破,鄙视链开始融合。
大概在两三年前,我就开始关注过一阵短视频平台上的重度游戏内容。尽管最热门的那些视频,还是以《王者荣耀》(以及之后的《和平精英》)这类流行的多人手游为主,但不少单机游戏内容已经开始拥有固定的观看受众。
在快手上,像《模拟人生》或是《GTA5》这类自由度强、可编辑程度高的游戏,一度催生了不少花样众多的“小短剧作者”,不少与游戏本身内容没多大关系,只是博主借用这个载体,呈现自己编好的剧本。
比如很多人知道GTA5在快手上的大部分内容就是开豪车、抢银行、抢飞机,《模拟人生》没那么多暴力元素,都是些家长里短的故事,恋爱、生娃、婆媳不和。它们可能确实有点土味过头,但也不乏些有趣的小段子。
而那些拓展度不够高的游戏,即便是在主流玩家圈里非常具备话题性的3A大作,则通常以“展现奇观”的形式获得热度,像PS4《战神》里那只巨大的耶梦加得,在各大平台都成了这个游戏的“头牌”,比奎托斯知名度更甚。
去年发售的《只狼》更是一度到达了这种“奇观向”的巅峰,因为兼具武士元素和威风凛凛的巨大怪物,和各种八竿子打不着的游戏都结合在了一起。
很多短视频里的《只狼》都会采用LOL中亚索的人物MOD录制
以前,这些内容大致就是“短视频主播是怎么玩主机游戏的”,要么是吸引眼球的信息展示,要么是作者自己二创,把一些本质是段子的内容加以游戏的包装,用来吸引大众观看,即使观众不懂游戏。
但这并不意味着短视频创作者的精神气质不会发生变化、近来很明显的一点,就是那些给“玩游戏的人”看的内容变多了,刚发售不久的《赛博朋克2077》就是个例子。
按我过去的经验来讲,2077并不像《战神》或是《只狼》这样的游戏,存在大量超自然要素、光凭画面就具备足够的视觉冲击力。
夜之城的城市景观设计虽然精巧,但在手机屏幕的尺度下展现出来的效果并称不上震撼。就像在一些早期的2077视频(主要用的是游戏宣传素材剪辑)下面,经常能看到有用户评论“看上去像GTA5”。而因为流程上的线性,也并不像GTA5一样具备可拓展性。
但打开快手的搜索栏,输入“赛博朋克”,跳出的结果有点意外:
这里面有大量非常普通的“游戏内容分享”,就像是关于彩蛋、打法、情节、开发过程之类的长视频,用更简短的语句,以短视频的形式做了出来。
发售后,很多热门的2077视频,都和前期就能通过邪道方式取得的橙色螳螂刀有关。在一个比较热门的主机游戏博主那里,我看他用了三条视频的时间,详细介绍了如何在游戏前期通过跑酷的方式、绕过本该对主角出手的高级敌人,最终取得武器。
在拿螳螂刀的过程里,这位博主也很疑惑地问了问观众,为什么这些敌人不对我出手,大概是个BUG吧——游戏目前BUG不少,大家购买的时候也要结合自己的配置谨慎选择。
而在评论区,用户们也没怎么说八竿子打不着的的圈外言论,而是像在主机游戏社区里一样,正常交流起了2077相关的游戏内容。
之前,我一直都觉得3A游戏在短视频平台上是缺乏共同讨论土壤的。偏碎片化的信息流,本质上要求创作者每时每刻都抓住用户的注意力和耐心——而从系统到流程都更为复杂的主机游戏,很难带领观众“进入”其中。
而在快手上看了一圈2077的游戏视频,虽然仍旧有不少“GTA式”的内容存在,比如炫耀豪车、飚车脱离警方追捕,但日常化的游戏经历分享,开始变得越来越多。
一位快手博主制作的一系列2077视频
同样,博主们希望带给玩家的“信息”,有时也从炫耀画面和特效的“这个游戏有多牛”,变成了“这个游戏没有内购,很良心”——相比于“氪金”,“内购”其实是一个单机/主机游戏范畴内的二级词汇。
如今短视频平台的内容生态仍旧处于流变和进化的过程中,在游戏这块,创作者们似乎不像以前那样极度功利地依靠夸张的情节和画面要素,追逐于播放量和点赞。同样,观众也不只是寻找“刺激”,而寻求于交流、帮助和共鸣。
快手上有很多给新玩家入坑PS4的视频
我不知道这种变化是怎么发生的。大概无论是短视频这个载体本身,还是那些瑰丽3A大作,对于国内的用户而言,都开始变得更加日常化,更像是一种“记录”了。
-
声明:本文由616攻略网独家原创,未经允许,严禁转载!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352082832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