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大家好,我是脱毛膏。
作为一个桌游爱好者,脱毛膏一直想学屁桃娘扛起绘本大旗一样,在毛爸这里扛起桌游大旗,为了巩固江湖地位,小哥我一心想写篇有关桌游选购的干货指南。可惜,就在我当年入职前一周,毛爸写了篇有关好桌游的评鉴标准“”(文中蓝色字体可点击):
更要命的是,毛爸这篇文章,写的就跟武林绝学的总纲一样:
虽然里面的要点不多,但适用于评鉴各种桌游,我想见缝插个文章,都找不到什么好的空子。
脱毛膏翻遍了之前所有关于“桌游”主题的文章,总算在评论区找到了这样两条评论:
于是我突然就来了灵感,打算写一篇“如何引导孩子按规则玩桌游的指南”。
不过呢,在我动笔之前,毛爸一再要提醒大家:
桌游虽然都有官方的玩法,但这从来都不是唯一的玩法,也没有任何人规定必须这样玩。规则是死的,人是活的,只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家长、孩子自己都可以打开脑洞制定规则,最重要的是孩子玩的开心。
简单的说,就是没必要太过纠结孩子不按套路玩桌游这件事,顺其自然一些就好:
话虽如此,但我相信大部分家长买桌游,还是希望孩子能从中获得脑力或是体力上的锻炼。所以,当孩子不按规则玩的时候,很多家长都会跟留言里的两位读者一样着急。
那如何引导孩子按规则来玩桌游?我觉得你可以参考脱毛膏小哥总结的这11条指南~
从家长的角度去做:
1、把桌游当做家长的玩具
首先家长要清楚,虽然桌游是作为玩具买给孩子玩的,但作为互动性比较高的玩具,桌游往往需要家长的参与和引导,所以家长首先得主动表现出想要和孩子一起玩的意愿,是你主动组局,邀请孩子加入,而不是为了物尽其用,强迫孩子来参与游戏。
2、以身作则
如果孩子对你的邀请不感兴趣,那么家长可以自己先玩起来,或是联合爱人一起玩,而且要玩的很认真很欢乐。有时候,孩子对你给他的玩具不感兴趣,但是会对你的玩具产生强烈好奇心,这时候再邀请他加入,更容易成功,典型的“别人碗里的饭比自己的香”。
又或者,家长可以装作解决不了某一关卡,请求孩子帮忙,激起他的好奇心和斗志。总之,陪娃绝不是干巴巴的等着他加入,有时候一点小演技就可以掌握主动权。
3、建立奖励机制
告诉孩子遵守规则进行游戏,并且赢得胜利,家长可以予以一些物质奖励,比如小糖果、讲故事或是可用于兑换奖励的小红花(有些家长和孩子设立了这种积分制)。
不过该办法脱毛膏小哥不建议常用,以免造成孩子爱谈条件的习惯,偶尔一次用来吊起孩子的积极性还是可以的。
4、不要在时间上强迫孩子玩太久总体来说,孩子的专注力本就远弱于成人,而且理论上年龄越小,孩子能专注于某件事的时长越短(当然也不都是这样,参考维度不同,专注时长本就难给出个客观的标准,可参考我们之间写过的文章“”),所以当孩子不再想玩这个游戏的时候,就不要再强迫他,否则反而会让孩子失去对桌游的耐心,顺其自然就好。
假如孩子从此将这款桌游抛诸脑后,可以再尝试上面2、3的方法。
从孩子的角度考虑:
1、能力发育的个体差异化
家长必须明白一点,每个孩子能力发育有快有慢、有擅长有薄弱,这些除了跟先天因素有关,也与后期的教育和训练有关。所以,同样的桌游对同龄的孩子来说,接受程度上也会有区别。
如果某个大号或是亲友说自己3岁的孩子可以玩的很好,而自己买回家以后,孩子表现不如你的预期,也属于正常情况,无需焦虑(也不排除对方吹嘘的可能),闻道有先后、术业有专攻,或许你的孩子在其他游戏上表现的更加厉害。
2、兴趣偏好不同
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各有不同,有的孩子就喜欢玩积木,那么带有积木性质的桌游或许会更吸引孩子,比如Smartgames家的“王子救公主”:
有的孩子喜欢动画,那么带有IP性质的桌游就会更具有吸引力,比如HABA的“青蛙王子”:
有的孩子就是喜欢某一种道具,比如带骰子、铃铛、或者发牌器,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有针对性的来选择玩具。
3、竞技性与自信心
许多桌游带有竞技性,游戏的结束会以某一方的胜利为止,初次体验竞技游戏的孩子,如果频繁遭遇失败,可能会丧失玩下去的信心,所以作为“对手”的家长如何放水也是技巧,既要让孩子赢,又不能让他一直赢,否则孩子觉得游戏太过简单。
往深了思考,游戏的输赢其实牵扯到挫折教育问题。记得脱毛膏小时候跟爸妈下飞行旗,常年放水的父母就从来没让我输过,结果有一次家里来了个差不多大的姐姐,下3局赢了我3局,导致我那天嚎啕大哭不肯放这个姐姐走,坚决要下赢一次。
所以在放水这件事上,家长有必要做,但也要拿捏尺度,适当让孩子体验失败,学会接受失败。
选择合适的桌游:
1、适玩年龄
通常孩子对一款桌游不感兴趣,不顾规则,大部分情况下,要么是难度太大,让孩子没耐心,要么是太简单,提不起孩子的兴趣,所以选择适龄的桌游很重要。
脱毛膏的建议是,孩子的年龄超过适玩年龄半岁到1岁最佳。尽量不要为了赢在起跑线上提前买超年龄的桌游,否则对大部分孩子来说不是乐趣而是压力,而且那些标明带有小物件道具的桌游,更加不能提前入手,避免出现误吞等危险。
2、尽量选择重道具的桌游
脱毛膏认为儿童桌游可以分为“重规则”和“重道具”两类,如果不是个循规蹈矩的娃,那么优先考虑“重道具”的桌游。
“重规则”的桌游,像我们写过的HABA小熊数学、数独游戏、智库逻辑思维排排看、Cloud云朵桌游等等:
(△HABA小熊数学)
(△我的第一个数独)
这类桌游往往依托于规则来建立游戏机制,对孩子的脑力要求更高,不但需要孩子能够理解规则,有的还对孩子记忆能力有要求,以卡牌类居多。
挑选此类桌游,比较考验年龄的适配度和家长的陪玩能力,如果选的不合适,孩子很容易出现“不按规则玩”的情况下。而且这类桌游通常道具比较普通,难吸引孩子主动产生兴趣。
“重道具”的桌游包括像TOI小手电、王子救公主、兔宝宝魔术箱、thinkfun滚来滚去等等:
(△兔宝宝魔术箱)
(△TOI小手电)
这类桌游,规则往往一两句话就能解释清楚,容易上手,然后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、思考、试错。这类桌游,道具有时候就能作为单独的玩具,即使脱离了规则,孩子也能捣鼓的很开心。适合初体验桌游、或是不喜欢按规则玩游戏的孩子。
无论是“重规则”的、还是“重道具”的,如果能够带有情节,会更加加分。
3、优先选择带难度分阶的
带难度分阶的桌游,往往门槛比较低,更容易上手,家长和孩子可以从低难度的规则入手,当熟练了之后,再逐步增加限定规则,提升难度,像Smartgames家几乎所有的桌游,都具有这种难度阶梯:
(△绿色题卡最简单,紫色题卡难度最高)
这种设计,帮家长简化了引导的难度,适合不擅长改规则的家长,也便于孩子自主探索。
4、单局游戏时长
这是很重要,但却很容易被忽略的一个要点,有些桌游会在包装上标注游戏时长:
跟上文里我们说到的一样,孩子的专注力往往不是很强,能够专注于某件事的时间很短(情况不同,也有例外),所以太长的游戏时间,对那些好动易分心的孩子来说并不是那么友好。所以家长挑选桌游的时候,可以根据自家孩子的情况,选择游戏时长合适的桌游,如果孩子平日里玩起来不太专注,容易分心,那建议选择时长较短,单局10分钟以内的桌游。
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,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留言探讨~
-
声明:本文由616攻略网独家原创,未经允许,严禁转载!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352082832@qq.com